
聯系我們
- 電話:0891-6891678
- 傳真:0891-6891678
- 手機:18395555566 18693105955
- 地址:拉薩市城關區金珠西路106號宇邦物流
- 郵編:850000
- 網址:www.lasawuliu.com
信息中心
物流、銀行相互掘金,帶來免費物流服務?
物流業和金融業之間的“(合期”正在一步步加快,看似掌握話語權的銀行,還能否一直高姿態下去?現在,有實力的物流行業大佬已開始在金融這塊沃土里掘金;一些銀行也開始主動對接物流行業,挖掘創新良方。
有專家表示,物流行業正在步入新一輪的“凈化期”,當擁有了更強大的規避風險的能力,這塊“大蛋糕”或許會引來各家銀行主動上門爭搶。
物流求變三方共贏的閉環構想,是否可行?
作為物流行業的排頭兵,奔騰物流一直在探索物流與金融的相處之道。2013年,奔騰物流總經理邢尚文投入400萬搭建物流行業的資金結算平臺,與多家銀行建立了系統對接服務。
“那些不誠信的物流企業想‘跑路’,錢拿不走;利用大數據管控風險,信息將更加對稱。銀行隨時可以看到物流企業是否健康有序,方便為其授信服務。同時放貸速度、效率也提高不少?!毙仙形恼f,銀企系統對接后,從業務一發生,銀行就會了如指掌,包括到末端收回來的錢也會直接進入銀行的第三方監管賬號。這樣,銀行就作為物流結算的第三方企業,能將物流行業的結算資金控制住,整個物流行業也能健康有序地發展。
但邢尚文覺得,這場“聯姻”似乎還可以有更多的新思路。2014年,一次互聯網大會給了邢尚文新的啟發:“這么多互聯網企業為用戶提供免費服務,讓人們感受到便利的同時,也贏得了巨大的市場和效益。作為物流企業,如果運用這種思維,是否也能為客戶提供免費的物流服務?”他分析,對于供應鏈末端的物流金融服務來說,則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客戶有時會面臨銀行借貸難的問題,物流企業則掌握大量的客戶信息流,如果我們能成為企業客戶的擔保方之一,融資的情況就會改善;銀行通過了解物流企業的運營情況和貨物信息,降低了資金借貸風險?!毙仙形恼f,自身企業的平臺優勢,對銀行、客戶都有足夠吸引力?!叭绻麜r機成熟,物流商對企業客戶提供免費物流服務,由銀行支付給物流商相應利潤點,這種三方互利的商業生態圈或許可以實現?!?br />
“隨著零擔運輸、倉儲等傳統業務的利潤點遞減,一些有實力的物流企業已開始探索新的掘金點。”濟南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認為,比如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的“輕資產”運營,實現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的供應鏈金融等。但行業內的誠信體系就像一座大廈的基石,缺少這個大環境,這些探索很難長遠運作下去?!?br />
“長遠來看,這種閉環的物流模式或許不是最新的概念。在未來,只有開放式的物流系統將更能引領行業前行?!彼榻B,如果所有物流企業都能采用這種運作模式,并能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就是成功的“物流+金融”。銀行求變盯上冷鏈、醫藥和電商,如何先吃?
“物流是個大行業,值得研究。誰先吃到蛋糕,就看各家銀行的研發能力和配套全不全,跟不跟得上?!惫ど蹄y行濟南分行某支行行長告訴記者,省工行今年的策略調整對物流行業較為重視,尤其是冷鏈物流、醫藥物流及電商物流。
“由于生產加工類企業升級換代較慢,制造業缺乏高水平的創新,市場競爭力不強。銀行對傳統的加工業、制造業已漸漸失去興趣。受房地產泡沫影響,銀行對房貸多采用壓縮態勢。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更多地將支持方向放在社會服務類,及受社會經濟周期波動小的行業,物流業就在其中?!鄙鲜鋈耸拷榻B,在“互聯網+”的帶動下,電商做得越來越大,物流更值得關注和深挖。
記者調查發現,動產融資也是不少銀行與物流企業合作的模式之一,即倉儲物流公司申請成為銀行貨押業務的監管方,合作動產融資業務。
“近兩年動產融資業務逐漸萎縮,與倉儲物流公司的合作也逐漸減少?!陛^早運用該模式的平安銀行則表示,主要原因是重復質押等問題時有發生,對銀行、借款人、倉儲物流企業各方之間的互信造成傷害,該行這一融資模式甚至一度陷入停滯狀態。
“下游客戶最關注的還是融資功能。”平安銀行濟南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正與感知集團合作物聯網金融項目,利用物聯網新技術重構銀行動產融資業務?!皞}儲物流公司必須用物聯網技術來裝備智能倉庫,由銀行驗收合格后,才有資格做動產融資業務的儲存庫。”該負責人表示,動產融資業務市場空間巨大,下一步,他們在與國內主流倉儲物流公司、電子交易平臺建立物聯網金融聯盟的基礎上,計劃將物聯網動產融資在有色、礦產、能源、化工等多個領域推廣。專家觀點物流業還在“凈化期”逆襲不是沒希望
銀行業至今對“物流大蛋糕”還不夠主動,山東交通學院物流金融專家劉華群認為,這很大程度上和蛋糕自身有關系,比如“火候”欠佳,“烘烤”力度還不夠。
“最近這幾年,與物流業相關的國家政策、指導意見頻出,物流行業正迎來上層設計大力扶持、規范引導的時期?!眲⑷A群介紹,這個階段恰恰類似于上世紀70年代初的日本,正是物流業的“自我凈化階段”。
他認為,當政府執行更嚴格的準入門檻,并利用價格杠桿調節物流業內定價,實現更嚴格的行業監管時,一些“小、散、亂”的物流企業將在淘沙中被過濾。生存下來的,將有更高層次的管理和服務,并擁有自我規避風險的能力。歷經這個階段,物流這塊“大蛋糕”才能真正做到“色、香、味俱全”,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業也將一改以往的高姿態,主動上門甚至瘋狂爭搶。(
有專家表示,物流行業正在步入新一輪的“凈化期”,當擁有了更強大的規避風險的能力,這塊“大蛋糕”或許會引來各家銀行主動上門爭搶。
物流求變三方共贏的閉環構想,是否可行?
作為物流行業的排頭兵,奔騰物流一直在探索物流與金融的相處之道。2013年,奔騰物流總經理邢尚文投入400萬搭建物流行業的資金結算平臺,與多家銀行建立了系統對接服務。
“那些不誠信的物流企業想‘跑路’,錢拿不走;利用大數據管控風險,信息將更加對稱。銀行隨時可以看到物流企業是否健康有序,方便為其授信服務。同時放貸速度、效率也提高不少?!毙仙形恼f,銀企系統對接后,從業務一發生,銀行就會了如指掌,包括到末端收回來的錢也會直接進入銀行的第三方監管賬號。這樣,銀行就作為物流結算的第三方企業,能將物流行業的結算資金控制住,整個物流行業也能健康有序地發展。
但邢尚文覺得,這場“聯姻”似乎還可以有更多的新思路。2014年,一次互聯網大會給了邢尚文新的啟發:“這么多互聯網企業為用戶提供免費服務,讓人們感受到便利的同時,也贏得了巨大的市場和效益。作為物流企業,如果運用這種思維,是否也能為客戶提供免費的物流服務?”他分析,對于供應鏈末端的物流金融服務來說,則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客戶有時會面臨銀行借貸難的問題,物流企業則掌握大量的客戶信息流,如果我們能成為企業客戶的擔保方之一,融資的情況就會改善;銀行通過了解物流企業的運營情況和貨物信息,降低了資金借貸風險?!毙仙形恼f,自身企業的平臺優勢,對銀行、客戶都有足夠吸引力?!叭绻麜r機成熟,物流商對企業客戶提供免費物流服務,由銀行支付給物流商相應利潤點,這種三方互利的商業生態圈或許可以實現?!?br />
“隨著零擔運輸、倉儲等傳統業務的利潤點遞減,一些有實力的物流企業已開始探索新的掘金點。”濟南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認為,比如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的“輕資產”運營,實現產業鏈上下游聯動的供應鏈金融等。但行業內的誠信體系就像一座大廈的基石,缺少這個大環境,這些探索很難長遠運作下去?!?br />
“長遠來看,這種閉環的物流模式或許不是最新的概念。在未來,只有開放式的物流系統將更能引領行業前行?!彼榻B,如果所有物流企業都能采用這種運作模式,并能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就是成功的“物流+金融”。銀行求變盯上冷鏈、醫藥和電商,如何先吃?
“物流是個大行業,值得研究。誰先吃到蛋糕,就看各家銀行的研發能力和配套全不全,跟不跟得上?!惫ど蹄y行濟南分行某支行行長告訴記者,省工行今年的策略調整對物流行業較為重視,尤其是冷鏈物流、醫藥物流及電商物流。
“由于生產加工類企業升級換代較慢,制造業缺乏高水平的創新,市場競爭力不強。銀行對傳統的加工業、制造業已漸漸失去興趣。受房地產泡沫影響,銀行對房貸多采用壓縮態勢。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更多地將支持方向放在社會服務類,及受社會經濟周期波動小的行業,物流業就在其中?!鄙鲜鋈耸拷榻B,在“互聯網+”的帶動下,電商做得越來越大,物流更值得關注和深挖。
記者調查發現,動產融資也是不少銀行與物流企業合作的模式之一,即倉儲物流公司申請成為銀行貨押業務的監管方,合作動產融資業務。
“近兩年動產融資業務逐漸萎縮,與倉儲物流公司的合作也逐漸減少?!陛^早運用該模式的平安銀行則表示,主要原因是重復質押等問題時有發生,對銀行、借款人、倉儲物流企業各方之間的互信造成傷害,該行這一融資模式甚至一度陷入停滯狀態。
“下游客戶最關注的還是融資功能。”平安銀行濟南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正與感知集團合作物聯網金融項目,利用物聯網新技術重構銀行動產融資業務?!皞}儲物流公司必須用物聯網技術來裝備智能倉庫,由銀行驗收合格后,才有資格做動產融資業務的儲存庫。”該負責人表示,動產融資業務市場空間巨大,下一步,他們在與國內主流倉儲物流公司、電子交易平臺建立物聯網金融聯盟的基礎上,計劃將物聯網動產融資在有色、礦產、能源、化工等多個領域推廣。專家觀點物流業還在“凈化期”逆襲不是沒希望
銀行業至今對“物流大蛋糕”還不夠主動,山東交通學院物流金融專家劉華群認為,這很大程度上和蛋糕自身有關系,比如“火候”欠佳,“烘烤”力度還不夠。
“最近這幾年,與物流業相關的國家政策、指導意見頻出,物流行業正迎來上層設計大力扶持、規范引導的時期?!眲⑷A群介紹,這個階段恰恰類似于上世紀70年代初的日本,正是物流業的“自我凈化階段”。
“物流市場良莠不齊,大型物流企業顯然掌握著更多話語權,也是政府、各家銀行重點扶持的對象。但這并不意味著小規模的物流企業難有立足之地,一些擁有自身特色、不可替代的小企業依然可以成長下去。比如,做大件運輸、冷鏈配送等業務的專業物流企業,或服務于整個產業鏈的綜合性物流企業等。劉華群認為,部分中小型的銀行恰恰需要培育這種成長型的“潛力股”。
他認為,當政府執行更嚴格的準入門檻,并利用價格杠桿調節物流業內定價,實現更嚴格的行業監管時,一些“小、散、亂”的物流企業將在淘沙中被過濾。生存下來的,將有更高層次的管理和服務,并擁有自我規避風險的能力。歷經這個階段,物流這塊“大蛋糕”才能真正做到“色、香、味俱全”,包括銀行在內的金融業也將一改以往的高姿態,主動上門甚至瘋狂爭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