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我們
- 電話:0891-6891678
- 傳真:0891-6891678
- 手機:18395555566 18693105955
- 地址:拉薩市城關區金珠西路106號宇邦物流
- 郵編:850000
- 網址:www.lasawuliu.com
信息中心
建設國際陸港搭建外貿平臺——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發展側記
8月中旬,記者在武威保稅物流中心了解到,一批批國外知名商品陸續登陸武威,許多企業借助保稅物流中心這一平臺,發展外貿經濟。
民勤縣奧鑫商貿有限公司通過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從馬來西亞進口了一批速溶咖啡,共計1266件、12噸。公司外貿經理劉琦淳說:“過去,我們企業辦理貨物進出口業務時,只能走沿海地區甚至香港保稅倉儲的路子,現在,這些業務在武威就可以辦理了。”
隨著武威保稅物流中心首票進口保稅貨物順利通關,武威本地乃至周邊市州的外貿企業成為直接的受益者。企業與保稅物流中心緊密協作,把國外產品引進來,把內地的產品更好地推出去。作為項目建設和管理方的甘肅陸港實業股份公司董事長方紅明說:“現在中心已經累計發運19列貨物,創造出口總值7000多萬美元,實現了1000多萬元人民幣的進口收入。”
一
武威,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通一線于廣漠,控五郡之咽喉”。從古到今,都是內陸沿海通往西域、中亞和歐洲的交通樞紐。作為一個內陸城市,武威“無中生有”建起了甘肅第一個保稅物流中心,搭起了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平臺。
“保稅”對東部沿海地區來說已經習以為常,而在西部地區,有的人還不清楚保稅物流中心是干什么的、有哪些好處?
近幾年,武威已有工業產品、農業產品銷往西歐東歐等地。而這些銷往國外的產品,往東運至天津港口,往西運至新疆霍爾果斯口岸,路途遙遠成本很高。特別是到冬季,遇風雪天運送蔬菜更難。經過調查研究,武威市從大資源大市場角度考慮,決定招商引資建設保稅物流中心,把武威及我省和周邊省區的產品從西口推出國門。
2013年8月18日,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基礎設施開始建設。9月16日,省政府批復同意申報武威保稅物流中心。9月底,蘭州海關向海關總署上報設立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的請示,并會同省財政廳、省國稅局和武威市政府多次赴國家有關部委進行匯報、銜接和爭取。
2014年1月底,海關總署等四部委批準設立武威保稅物流中心。10月13日,武威保稅物流中心正式封關運營;12月12日,全省首列中歐班列“天馬號”(武威—阿拉木圖)專列首發;12月27日,中歐班列“天馬號”運載著總價值近300萬美元的貨物再度出發,直達阿拉山口;今年1月10日,中歐班列“天馬號”順利從武威南鐵路站出發……
短短一年時間,承載著推動武威實現轉型升級的重任,保稅物流中心迅速崛起。
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的建成運營,全省首列中歐班列“天馬號”實現常態化運行,使武威市交通區位優勢得以充分發揮,搭起了武威乃至甘肅及周邊省區通往世界的經濟貿易金橋,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增添了新的增長極。至今年7月底,“天馬號”已出口發運貨物總值約超過7000萬美金,貨物分別發往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
二
2010年以來,武威市堅持無中生有抓項目、有中生優增效益的理念,著力營造“能賺錢、不受氣、條件好”的發展環境,成功引進了一批建設速度快、投資額度大、綜合效益好的大項目、好項目,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
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構建新的發展模式,武威市秉承大資源、大市場觀念,招商引進北京中進物流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運營武威保稅物流中心。
武威保稅物流中心位于武威市黃羊工業園,依托國鐵寧夏干塘至甘肅武威南二線園墩車站進行建設。一期占地面積734畝,投資2.79億元,主要建設倉庫、綜合服務樓、堆場以及智能化卡口、檢驗場地等海關監管設施。二期(配套)工程規劃面積5.78平方公里,將在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的基礎上,建設進出口加工基地和保稅園區。同步規劃建設武威保稅物流產業園,主要包括電子商務、汽車產業、IT電子產業、液體經濟產業、特色農牧產業、資源型產品以及其他產業物流區和鐵路貨場區,結合物流產業,布局汽車產業、IT電子產業、包裝產業、農牧產業等相關產業加工區,形成集進出口加工、國際物流、國際貿易、金融服務為一體的產業融合平臺。
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工程從謀劃、規劃、申報、獲批到建成,不到一年時間。保稅倉庫、查驗平臺、智能卡口、封閉隔離圍網、綜合業務樓、視頻監控系統等硬件設施已全部建成,均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要求,并于8月13日順利通過了預驗收。這樣的建設速度,前所未有,是武威對外開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省進一步擴大開放特別是向西開放的一個重要標志。
三
2015年1月,武威市委三屆八次全委會議提出,建設甘肅國際陸港,不光要以保稅服務功能為基礎、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外向型產業帶動陸港經濟全面發展,更要加快陸港基礎設施、產業體系、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推動現代物流、農產品加工、精細化工、汽車裝備與進出口、文化旅游、現代農業等特色產業發展,形成以出口導向型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體系,推進主導產業、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共同發展,實現規模化、品牌化、國際化,構建陸港產業發展新格局。
作為國際陸港建設主戰場,武威保稅物流中心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運后,積極推進二期工程建設。二期工程規劃建設綜合物流區、倉儲物流區、國際電子產業區、包裝產業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區、液體經濟產業區、農牧產業區、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區和其他產業區,沿金色大道規劃綜合服務區及金融服務區,總投資105億元,利用3年時間完成。同時,依托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口岸服務功能,以現代物流、國際貿易為重點,大力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國際金融和電子信息產業,規劃建設“甘肅國際陸港產業園”。
在加緊建設二期工程的同時,武威保稅物流中心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和宣傳力度,吸引更多企業入駐。現已擬定招商企業57家,包括甘肅國亞商貿有限公司、武威金陸港進出口有限公司、甘肅中亞滕旺潮貿易有限公司、民勤奧鑫商貿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
今年7月22日,甘肅國際陸港華東物流基地中亞班列從江蘇海安商貿物流園順利首發,將華東地區銷售到中亞、俄羅斯、歐洲的貨物集結到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報關報檢,在武威進行國際貨運專列的重新編組,真正將班列變成國際專列,通過公、鐵、水路聯運方式,方便快捷地把貨物出口到世界各地,標志著國際貨運班列已正式進入國際點到點貨運專列時代。
目前,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已在國內設立海安、青島、寧波、岳陽、安陽、石嘴山等6個與當地政府合作的物流基地,從企業供應鏈購銷全方位著手,減少企業國際貿易的風險,為企業有效降低生產、運營、物流、倉儲、配送等各項成本,切實為企業做好服務。
為緊跟國家戰略發展方向,全力推進國際陸港建設,武威保稅物流中心用時兩年多,還研發了結合互聯網+、跨境電商業務及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國際金融服務為一體的“4E”綜合外貿服務平臺,即“E+人、E關通、E流通、E港通”,以降低貨物運輸的時間,保障在輸運中的安全,節省客商的運輸成本。方紅明說,武威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全力推進基礎性建設,確保甘肅國際陸港長遠規劃的落實,努力打造集進出口加工、國際物流、國際貿易、金融服務為一體的產業融合平臺,從而促進武威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甘肅外向型經濟的發展。